犯罪中止需要满足有效性。犯罪中止的定义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由定义可知行为人要想构成犯罪中止则必须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但是犯罪结果仍发生的,是犯罪既遂形态而不是犯罪中止形态。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是: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二)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四)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是: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二)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四)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刑法》第二十四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四条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